喉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涉嫌同业竞争英诺伟医药的IPO隐患
TUhjnbcbe - 2025/1/22 23:46:00

各国法例均有规定,从原则上禁止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以防止控股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在同业竞争中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

除非申请人的控股股东(持有30%或以上)在申请人的业务以外的业务中占有权益,而该项业务直接或间接地与申请人的业务构成(可能的)竞争,以至于控股股东与申请人其余股东中利益上有所冲突,则上市申请人必须详细说明该等竞争业务未被包括入上市公司的理由。除非该等理由及相应的保证措施能够说服联交所,否则上市申请将可能被拒绝。

月初向港交所二次递表的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伟诺医疗”)就存在有类似风险。实控人严航投资的多家公司与英伟诺医疗所从事领域近似,甚至连办公地点也在一起。不免让投资者担心,一旦这些公司未来与英伟诺医疗形成竞争,后者将如何规避风险?

存有同业竞争风险的两家公司

根据启信宝的统计,实控人严航投资的企业有28家之多,除了已经被纳入到英伟诺医疗旗下的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诺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外,上海医立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及生物科技公司并不包括在英伟诺医疗这次上市的名单。

其中,上海新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勃医疗”)不仅由严航控股90%以上,作为英伟诺研发高管的郑仲伟也涉足上述企业,拥有10%股权。

东方网IPO曾向公司方面发出询问函,询问这次上市申请未包括新勃医疗等企业的具体原因,但却迟迟未获得来自公司方面的回复。

根据招股书,年成立以来,英伟诺医疗提供适用于包括泌尿外科、消化科、肝胆外科、呼吸科、胸外科、耳鼻喉科、妇科及普外科的所有进行非血管介入手术的主要医学专科内窥镜、有源医疗器械及无源耗材整合解决方案。

从年至年6月30日的三年半时间里,内窥镜和无源材料两大产品,占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98%—99%。其中,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内窥镜、无源材料带来的收入颇丰。

在泌尿外科领域,英伟诺医疗是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是世界上极少数开发出最全面的用于泌尿外科非血管介入手术产品组合的医疗器械公司。

作为中国首家能够为RIRS手术(一种复杂的泌尿外科介入手术,对图像质量及规格要求严格)提供全套医疗器械的公司,英伟诺提供的产品包括用于医用内窥镜图像处理器I代及无源耗材等兼容及协同产品。

目前还在开发两款用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TUPKP)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TUKEP)的有源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使用手术电极及等离子手术设备(NW-)。

但在泌尿外科所积累的专业优势,并不仅仅只被英诺伟医疗所使用。董事长也是实控人的严航所控制的另一公司新勃医疗,也在从事泌尿外科领域的研究。后者实际上已经开发了一款可以可以绑定穿戴设备,监测和测试身体膨胀度大小变化的——小丁家产品。

医院,男性的性功能,一般是由泌尿外科负责诊疗的。不仅两家公司的业务领域重合,技术团队也疑似使用同一团队。

英伟诺医疗的首席技术官郑忠伟,无源耗材团队的领导者,拥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也是年1月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进步奖。负责公司研发、产品注册及生产基础设施的内部运营,参与了公司绝大多数的专利发明。

后者另一个身份正是新勃医疗的股东,拥有上述公司10%的股权。

不仅如此,新勃医疗还和英诺伟医疗旗下的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使用同一地址。

新勃医疗并不属于英诺伟医疗附属企业,和英诺伟医疗是两个独立法人,涉及的业务又有所重合,按港交所要求,本应该进行披露。

但招股书却说,截止招股书发布日,“概无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于与本集团业务直接或间接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任何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而须根据上市规则第8.10条予以披露。”

密集交织的企业关系网

由于迟迟没有得到来自英伟诺医疗的回应,东方网IPO观察只能进一步通过公开资料寻找公司方面认为,严航旗下的其他公司不会与英伟诺医疗方面间接构成竞争的原因。

结果,却意外地发现,严航以及其兄长袁征所投资的其他公司与英伟诺医疗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根据招股书,公司的研发团队主要来源之一就是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格泰生物”),后者的大股东袁征同时也是英伟诺的股东之一。正是后者和卫青梅于年5月22日从第三方JamesHso-PanHAN处买下了英诺伟医疗,随后又于年末将控股权转让给了严航,才让严航成为了英诺伟的实控人。

除了英伟诺之外,袁征还是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利泰”,SZ)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而严航此前也一直持有凯利泰的股份,并一直担任董事一职,直到去年年末。

除了严航和袁征,凯利泰、利格泰和英诺伟还有多名高管或者研发核心人员密切交集。比如,身为凯利泰董秘的丁奎,本身又是公司股东——李俊的配偶,后者的股权,正是丁奎转让给她。丁奎还曾在年2月之前一直担任英伟诺旗下的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清医疗”)的股东。

又比如,公司的外部研发顾问——王远强,不仅担任利格泰的董事和副总经理,也是凯利泰投资的上海逸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并且还曾担任上海声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声拓医疗”)的股东。

而声拓医疗恰恰又是英诺伟的另一外部研发顾问——孙晚安的东家。王远强还兼任过上海昕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东,而上述公司的监事,正是英诺伟三个主要研发团队的带头人之一的孔凡斌,严航也在上述公司拥有3.%的股份。

上述几家公司的任职人员、股东相互交叉,而根据招股书,英诺伟也与其中一些公司存在业务交叉,

这样的局面不能不让人担心,英伟诺医疗未来的技术资源、知识产权等核心资源,会有向关联企业转移的风险。毕竟这些企业所涉及的领域,不是上下游,就是高度相关。

根据启信宝公布的信息,英伟诺医疗旗下的安清医疗曾被小股东Z某某发起了损害公司利益的相关诉讼。这不能不让中小股东警觉,拥有如此庞杂业务关系、股权关系的英伟诺,如果最终上市,会不会因为与其他成员期间高度关联,最终让中小股东们利益受损。

1
查看完整版本: 涉嫌同业竞争英诺伟医药的IPO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