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歙县新安医学在守正创新中发展
TUhjnbcbe - 2025/4/4 19:35:00


  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北华佗,南新安”之誉,歙县是新安医学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名医辈出,名方荟萃。近年来,歙县县委县政府坚持守正创新、高位推动,从理论到临床,从中药材到中药饮片,从传承发展到人才培养,推进全产业链中医药振兴,加快中医药强县建设。


  顶层设计优环境


  县委县政府把中医药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成立由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中医药振兴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万元用于中医项目补助(含药品零差率),并从年起对长期债务给予3年的财政贴息。


  群众所盼,政府所为。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确定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脑中风后遗症等为中医技术日间病床收治病种,并在徽城镇、郑村镇等9个乡镇卫生院开展试点,切实解群众之忧。


  健全网络强基础


  年,医院1家,医院中开设中医住院康复科室的1家、开设门诊中医科室的3家,全县28家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能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的村卫生室家。涵盖县、乡、村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格局初步形成。据了解,年歙县中医类诊疗23.02万人次,同比增加5.12%。全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4.7万人,0-36个月儿童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和
  打通内联,强化外联。医院医院结成医联体,医院肛肠科成立合作联盟,医院“智慧中医药一体化服务”项目,实现与乡镇卫生院网上会诊、县域内中药配送全覆盖。


  传承创新促发展


  目前,歙县有新安医学民间诊疗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家,省市县三级名医工作室7家,收集新安医学单方验方等39种,可谓人才济济,资源丰厚。集聚张一帖内科疗法、西园喉科医术、黄氏妇科等名医世家力量,鼓励中医师承,带教培养新安医学传承优秀人才。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歙县建成具医院“新安名医馆”,聘用退休老中医、医院肛肠科团队,擦亮新安医学名片。通过中医师带徒、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培养,5年来为基层招录中医人员28人;成立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连续两年组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余人次。


  融合发展提素质


  据悉,歙县已初步建成黄山贡菊、山茱萸、绿萼梅、黄精等为主的一批新安道地药材基地,绿萼梅、芍药、水栀子等一些集绿色生态、旅游观赏、药用保健的中药材品种发展态势也很良好,因势利导发展的“枇杷膏”“药梨膏”等特色“药食同源”产品前景均看好。


  歙县作为“黄山贡菊”地理标志的“拥有者”,发展壮大了一批菊花本土品牌,其中“雅盛”和“翠明缘”荣膺安徽省著名商标。同时,积极响应“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正在组织研发贡菊养生膳食,持续放大新安中药材的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


  目前,歙县共有中药材新型经营主体50余家,省“十大皖药”示范基地1家、省行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中药材示范合作社1家。新安医药的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累积与提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歙县正在振兴新安医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以打造新安医学强县助推高气质现代化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吴炯)

来源:安徽经济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歙县新安医学在守正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