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了不起的大兴人冉向群平眩定晕,让患者行
TUhjnbcbe - 2025/4/8 23:09:00

了不起的大兴人: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颌面外科

眩晕中心主任冉向群

标签:深耕精作执着

年,基于临床需求,耳鼻喉科工作多年的冉向群决定深耕精作,开始深入研究“小众”学科——眩晕疾病的诊治。

在接触到国际最前沿的诊疗流程后,她立志做出规范化的眩晕诊治中心。

眩晕?头晕?傻傻分不清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内耳有个控制身体平衡、协调的重要器官——前庭,它长在头颅的颞骨岩部。

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我们才可以在空间中表达我们的身体,作出各种动作。

“说起头晕,绝大部分老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神经方面疾病的表现,殊不知,大部分眩晕患者都是因为前庭方面的问题。”

冉向群解释,大众很难区分眩晕和头晕,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

眩晕顾名思义,其关键症状就是“眩”,这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出现障碍,是一种运动错觉。

比如,患者睁眼时,感觉周围物体都在旋转,上下晃动或左右移动;闭眼时,觉得自身旋转或晃动,站不稳,而实际上,患者身体和周围物体并没有运动,同时,还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悸等表现。

眩晕主要与前庭系统疾病有相关。

而“头晕”,没有运动错觉,只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患者常有头重脚轻、发飘等感觉,但不会觉得物体在旋转。

十载深耕眩晕诊治

在业内流传着一句话——病人眩晕,医生头晕。

眩晕的诊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是相关专科医生,也有搞不清情况的时候。

八十多岁的老爷子,因为肠胃炎腹泻在当地诊所打了抗生素,之后就持续出现头晕的症状,行走不稳,仰头、弯腰、转头、转身时都会头晕,无法独立行走,只能依靠轮椅或使用助行器。

老爷子和家人以为这是年龄大了,脑子、腿、腰出了毛病。然而,住院手术后,腿和腰的问题都解决了,老爷子却还是无法走路,一动就头晕,想摔倒。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老爷子家属尝试找冉向群求助。相关检查后,终于找到了老爷子头晕的病根——双侧前庭功能受损。

随后,针对老爷子的情况,冉向群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

这是针对眩晕症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医生对患者前庭功能评估后,制定训练计划。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反复进行眼动、头动、颈动及躯体运动等训练,以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恢复患者前庭对于平衡的协调控制能力,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训练6天,老爷子可脱离拐杖,试行独立行走,弯腰穿鞋、仰头取物可以独立完成,住院1周便好转出院。

“家属说,这简直就是惊喜!非常感谢我们。他儿子还时不时给我发老爷子在院子里慢慢溜达的视频,我们也因此成了朋友。”

冉向群认为,能帮助患者切实解决问题,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深耕眩晕症诊治领域的十年中,冉向群积极学习国际上最前沿的眩晕知识,累积经验。

年,冉向群在省四院创立了眩晕中心,作为负责人,她将眩晕诊治进行规范化、精细化、优质化的梳理,尤其是在前庭功能的检查与康复方面,效果显著,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年,冉向群主持了陕西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将眩晕规范化诊疗及前庭康复技术落地生根。

多学科联合,系统化诊治

“眩晕疾病虽然是小而精的研究领域,但在精准诊断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专科医生要尽可能多储备相关学科的知识,用系统的思维,综合考虑。”

冉向群曾接诊过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反复头晕,外院诊断为耳石症及颈椎病。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小伙头晕症状始终未能缓解。

于是,冉向群经验判断,认为病情没那么简单,怀疑是脑子里出了问题。

详细检查后,果然发现小伙颅内有肿瘤占位,冉向群立马联系神经外科,成功为其开展了颅内手术,术后,小伙眩晕症状彻底消失。

“眩晕往往牵扯多个学科,如耳鼻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影像科等,大兴眩晕中心和相关兄弟科室联合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于早期筛查出有相关问题的患者,我们会第一时间转诊到相应科室进行检查,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决问题。”

冉向群表示,现阶段,大兴已经实现了眩晕内科、眩晕外科相结合,院内多学科联合,以“内科诊治、外科手术、前庭康复”为特色,全方位的眩晕疾病诊疗体系,博采众长,规范诊疗,精准诊疗。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冉向群始终放不下那份执着,立志在大兴的新赛道,跑出自己团队的加速度。

来源:医院

供稿:倪晶

编写:于洁旎

审核:雷晓

责编:刘书海

1
查看完整版本: 了不起的大兴人冉向群平眩定晕,让患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