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遵义一医医者仁心守护患者生命最后防
TUhjnbcbe - 2025/4/12 16:50:00

生命至上,健康至上。

随着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变化,医院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新冠感染转变到医疗救治。医院重症医学体系各一线重症科室医护人员,以高度专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守护着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连日来,来院就诊的重症患者明显增多,医护人员连续作战,从未停下忙碌的脚步。急诊科,一个24小时坚守,永不熄灯的地方成为与病毒正面交锋的第一“战场”,自新冠病毒流行以来这里就成为患者数量最多、病种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抢救任务重、难度大,作为急诊科医生,我们时刻做好准备打硬仗。”已经值班24小时的邹玉刚副主任没来得及休息片刻,便又去查看病人。

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一刻不离患者身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支部书记、科主任温建立坚守在岗,每天一遍遍查看完患者情况后,他心里才踏实。科室副主任谢鹏参加过援沪抗疫和贵州省将军山抗疫,有着丰富的新冠感染救治经验,医院连续两个周没有回家。科室护士长王国贤每天在科室、工作群和电话里热心关切询问科室同事身体状况,安排人员班次调动、防疫物资调配,努力确保科室工作有序进行。科室医师唐洪波参加过援鄂、援沪抗疫,关键时刻总是冲锋在前,全身心扑在工作岗位上。

一直以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多,老年患者也居多。“医生护士带病坚持上班,医护同心,共克时艰,积极落实院里安排部署,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和担当。”科室主任张龙举博士说。护士长李朝英、副护士长李星鑫,来回两个病区跑,哪里需要物资,哪里需要护理人员调配,第一时间补上。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也是抗击新冠病毒的主战场之一,这里的患者大多为高龄老年人。支部书记、科主任徐敏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岗位,为了患者早日康复,为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科室里,还会看到这样的忙碌身影,医院耳鼻咽喉科支援的主管护师苟国兰,当医院号召支援力量时,她义无反顾投身到需要人手的科室工作。疫情高峰到来的这段时间,院防控办、护理部统筹调配全院护理力量,支援重症医学体系各个科室,全力做好保障,确保病人安全。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患儿数量急增,部分患儿病情变化快,诊疗任务日趋繁重。儿童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一刻也不放松,齐心协力奋战在救治新冠重症患儿第一线。为解决人手紧缺问题,科主任邹莹波带头参与病房值班,白班、晚班她都顶着干,医院,以院为家,带病上岗。“我们医护人员要悉心轮岗守着孩子,这是我们儿童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的使命担当。”邹莹波这样表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充满希望且温暖的地方。这里大多是早产儿和病情危重复杂的新生儿,因为新生儿不能言语,需要医护人员日夜看护,对新生儿的照护需要格外悉心和专业。“这群小生命需要我们精心照护,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好他们。”科室副主任段淼表示。

神经重症监护室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重症专科,医院的统一调配,对科室进行有序“扩容”。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牢记医者使命,想方设法做到应收尽收,全力以赴做好应治尽治,落实“保健康、防重症”的疫情防控任务。为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神经重症监护室还专门安排人手对部分患者采取俯卧位治疗方式,全力配合患者改变体位,有效地改善患者乏氧的状态。“俯卧位方式治疗,一次需要六七个人一起,从准备到完全俯卧治疗至少需要20分钟,要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因病情而定,还需医护人员持续守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神经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李建萍说。

这是一群“医者仁心”的生命天使,三年来,医院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岗位不负使命担当,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人民的生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图片提供/医院

编辑吴浩宇

二审王丹灵

三审陈富强

1
查看完整版本: 遵义一医医者仁心守护患者生命最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