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喉怎么发声老人自制发声器改变有口难言 [复制链接]

1#
00:06

天目新闻记者梁婧娴通讯员宋黎胜

4月16日为世界嗓音日,医院举办“新生”无喉复声公益培训班,由专业人员向接受全喉切除手术的患者传授食管发音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培训班现场

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与在无喉失声患者圈内小有名气的姜大伯进行了视频通话。曾经,姜大伯因喉癌术后有口难“言”,心如死灰,最终,他自己动手驱散心中的阴霾,还鼓舞、帮助了不少“天涯沦落人”。

姜大伯进行了视频通话

不甘有口难“言”,他自制发声器

时光倒回至年。

苏立众准备睡觉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苏主任,您好。”电话那头,声音有些异样,带点金属音,但很清楚。对方自报姓名后,苏立众吃了一惊,这不是家住天台的患者姜大伯吗?

年10月,姜大伯因患喉癌,在医院做了全喉切除术。由于整个喉咙被切除,姜大伯无法正常发声说话。

年初,姜大伯的亲戚——一个也做了全喉切除手术的病人,在用一个进口的发声器,但音量很低,国内也买不到。姜大伯突发奇想,冒出自己做一个的念头。

年5月,他动手用软管制作发声器,可做了四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五次,终于成功了,不足之处也是发声器声音很轻,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旁边人仔细听才能听清楚。

“软管对震动的敏感度不高,还会吸收声音,所以音量就很低。”姜大伯接着试验了很多材料,从塑料材料一直到金属材料,他发现,用铜做震片,声音洪亮了不少,就是外观不大好看,时间长了,还会生锈。最终,他采用了不锈钢材料,声音和外观的问题都解决了。

年12月,他自制的“喉癌术后发声器”发明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

“你们好!我是天台人,我姓姜,这是我做的发声器!”年1月,在医院成立的喉友联谊会上,72岁的姜大伯现场作了演示,虽然夹杂着浓浓的天台方言,但声音清晰、洪亮。

可以看到,这个发声器这像一个烟斗,“烟斗”的一端含在嘴里,另外一端,堵在脖子上的一个小洞上,这个小洞是手术后姜大伯对外交换气体的通道。发声的秘密,就在这个“烟斗”里,里面有个弹簧片,能代替被切除的声带。姜大伯活动下腭、舌头,带动弹簧片震动,声音就发出来了。

回归正常生活,热心帮助病友

“正常人说话是通过喉咙发出基音,然后通过口腔、鼻腔、舌头等器官的共鸣,才发出声音。喉癌患者手术后,整个喉咙、声带都被切除了,就无法发声。姜大伯的发声器上有个簧片,相当于声带的功能,声音通过弹簧片到嘴巴,一样能发声,其实就是把声带外置了。诚然,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苏立众主任评价道。

姜大伯的励志故事在“喉友”间引起很大反响。不断有患者去信、打电话,甚至直接赶到姜大伯家中咨询请教。

“病友给我来信时说:‘癌症虽切除,也同时成了哑巴,吞咽与呼吸亦得不到相互配合,连嗅觉也消失了,这样活着,实在没意思。’许多病人感慨,‘你的经历鼓舞了我’。”姜大伯说,“忙碌、辛苦是肯定的,但能帮到同病相怜的人,我心甘情愿去做。”十多年来,他帮助了二三十名病友重新发声。

“绝大多数人用后觉得不错,专门来电话表示感谢,我心里就美滋滋的。”姜大伯告诉记者,也有几位病友一开始用着可以,一段时间后又觉得不好用,退了回来,他对此淡然一笑,“反正是做点好事,不合适可以不用,因人而异么。”回忆曾经的高光时刻,姜大伯脸泛红光。

手术那年,姜大伯还不到70岁,一晃17年过去,姜大伯已经85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喜欢到处走走,串串门,与亲朋好友聊聊天。用自己制作的发声器开口说话后,儿女们都觉得父亲开朗了,笑脸也明显增多了。

全喉术后怎样选择声音康复

“吸烟、喝酒是引发咽喉癌的高风险因素。喉癌的发病率与每日吸烟的总量、吸烟的时间成正比,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者患喉癌的危险性越高。长期被动吸烟亦可致癌。”苏立众主任表示,因肿瘤晚期或其他原因,许多患者不得已做了全喉切除术,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可通过无喉复声培训,恢复患者术后的发声功能,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苏立众主任介绍了目前全喉术后几种声音康复方法——

食管发音训练:食管发音基本原理就是将60-80毫升空气通过舌底的后移注入食道,随后借助胸内压力,如同打嗝一样向上将空气从食管内逼出,压入咽部,冲击食管上端或者咽部黏膜,引起咽部粘膜的振动而发音。

电子喉:电子喉是带有一个塑料振动膜的手握式半导体装置,大小与电动剃胡刀相仿,电子喉的末端需要被放置在颈前部最佳发音点上,通过仪器振动传入咽喉部构成声音。

气管食管发音假体(发音纽)植入:气管食管发音假体俗称发音纽,是在气管食管间嵌入一个“人工喉”似的假体,充当新的声源/声门,肺内气流经发音钮到达咽部及食管上端,振动该部位的粘膜即可发出声音。其在喉全切除病人中有Ⅰ期安装方法和术后Ⅱ期安装方法。

“几种发音康复各有优缺点:食管发音不用手控即可发音,不辅助任何装置,但声音较小,持续时间短,需要不断换气,每口气有5-9个音等;电子喉是最容易、最简单的方法,适用范围广,被更多病人接受,但产生的音是近似于金属笛音的机械音。发音纽是最自然的替代音,有较高的发音质量,发音响亮,吐字连贯,持续时间长,成功率高,易掌握,但价格较贵,植入的假体需定期维护甚至更换等。像姜大伯制作的发声器也只适合部分人。”

苏立众主任因此提醒,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发音康复。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