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用在不需要的人上就是毒 [复制链接]

1#
张晓薇出诊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572208.html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编者按

中药养生,重在补虚。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根本不需使用药物,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

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症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中药滋补大忌就是不辨体质随意进补,盲目跟风。

现在很多人越来越过分地依赖医生和药物,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老百姓说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可不是吃药长大的。五谷杂粮是养人的,没有说谁生下不吃东西,就吃药,只吃营养素就能长大的,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孩子,只要一感冒,一发烧,到医院肯定就给打点滴,好像不打点滴,这个病就好不了。我们要知道,是药就有三分*,药是不能乱吃的,医也是不能乱投的。

中医有种说法,叫“有病不治为中工。”医生的水平有高有低,10个病人治好八九个是上工,治好五六个是中工,治好两三个是下工。如果有病不治,好的几率占一半,就相当于中工的水平。这是告诫患者有了病不要乱投医。

过去中国人的生活比较差,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去找医生,一得病,小病就扛着,大病就等着,实在不行了,再找大夫。现在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大家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所以大家对健康问题的认识,也就越来越重视了。我说这既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怎么谨慎地对待医和药呢?

我们有句话,叫做是药三分*。这个*有两种含义,西医讲这个药有*性,那个药有*性,是从分析的角度讲,吃了这个药以后,它对哪些脏腑,哪些组织会造成损害。西药的作用很明显,它的化学成分告诉你就是什么,都是批量生产的化学药物,药物的成分很明确,下面的副作用也很明确,说明书中告诉你非常清楚。如果要想使用西药,一定要严格地在西医大夫的指导下去使用。

中药的“*”,是指有偏性的东西。我们中医在临床上使用的所有药物,都具有很强的偏性。

中医讲药食同源,因为“物得天地之偏气”,凡是偏性比较大,用来纠正人体偏性的,都可以做药物,如麻*、人参、附子、大*等。相对来说平性的就叫食物,比如小麦、稻米,虽然也有不同,但总体是平性的。而食物中的生姜、大枣、川椒、桂皮也都是药物。

中药同样有副作用,吃的食物或药物本来是纠正身体的不平衡,但如果吃这些反倒使身体产生不平衡的话,就是“*”了。所以,中医无论采取泻法还是补法,都应该弄明白中医在怎么治病,如果一味地跟着西医的思维走,中药在你手中就是*药。

比如说,人参好不好?好!但是看给谁用。人参之所以叫药,不叫食,就是因为它的药是偏性的。总的来讲,人参有很强的补气作用,可以补虚养气,但如果给年轻人吃,他本来身体里面火力就很旺,吃了人参肯定就流鼻血,你说它是药,还是*?用在需要人的身上就是药,用在不需要人的身上就是*。胡维勤提醒,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慎重。

》》编者按

事实上,虚弱的体质并不会因为“进补”而好转。合理药补,先问脾胃。由于脾胃被药塞满后,运化就会出问题而虚不受补。中医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功能的兴衰都与脾胃密切相关。无论食补、药补,人体都必须经过脾胃吸收才能利用。胃口不好,将导致体虚还不能进补的恶性循环。有人形容健康人体状态就像走得很准的钟表,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的运行,切不可做那些“无病吃药,花钱买病”的傻事。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曲黎敏所说的那样:“不要整天想着吃鱼翅、燕窝去补,还不如先出去跑10圈,让气血流动起来,经脉都通畅了,吃窝窝头都补。这才是正确的‘补’的原则。”

︱作者简介︱

胡维勤,浙江人金华人,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广东卫视、云南卫视等特邀健康嘉宾。师从于著名内科专家乐文昭。从医50多年,曾为多位中央领导长期做养生保健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中医养生保健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症中老年病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丰富临床经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人主要擅长保健、消除亚健康、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老年病等等。

来源:中医胡维勤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

套中医视频课程大全

视频全集(免费下载分享)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经络被"掐断"的结果

胎前病防治知多少

监狱的奖励机制让他找到了与贪污受贿一样直接的快乐

果断收藏!首《汤头歌诀-上》送给热爱中医的你

果断收藏!首《汤头歌诀-下》送给热爱中医的你

连喝水都会变胖的真相

所谓的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喉喑(慢性喉炎)(2)

生活处处有中医:且看,且思的中医智慧

痒,是阳气没有到达的缘故

喉喑(慢性喉炎)(1)

很多怪病都是痰湿引发的,此文把痰湿说得一清二楚

烹饪中的防癌小技巧

干性喉疳(声带白斑)

中医如何辨别你身体中的*

开“大方子”的中医都不是好中医?

徐文兵&罗大伦&余浩:好好吃饭,就是养生

16个针灸的注意事项及处理要点,务必牢记!

26种常用中药的代替运用(上)

26种常用中药的代替运用(下)

娄绍昆:针灸入门一夜通(取穴精华录)

彭静山:针灸也有“七方十二剂”干货!

白糖、红糖、冰糖、饴糖、蜂蜜……谁是治病养生的“甜蜜伴侣”

上工治未病,邓铁涛论“养生胜于治病”

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案

赵利华:我父亲(赵绍琴)的几个病历

鼻衄鼻出血

光脚走路,可接“大地”能量!

世上所有疾病都是假象,读完醍醐灌顶!

铲平“富贵包”,关键在于促进颈部气血循环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

热文推推荐


  
  
  
  
  
  
  
  
  
  
  
  
  
  
  
   .

==================================

年7月文章排行

年6月文章排行

年5月文章排行

年4月文章排行

年3月文章排行

年2月文章排行

年1月文章排行

年12月文章排行

年11月文章排行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文章排行

年8月文章排行

年7月文章汇总

年6月文章汇总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