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眩晕门诊团队研究成果在美国内科学学会(Society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官方杂志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上正式发表,该文以论著形式阐述了团队新近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了眩晕诊疗多学科团队(MDT)模式开展前后疾病诊断谱变化、诊疗实践差异和患者疾病预后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眩晕诊疗模式对临床结局具有显著影响,在国际上展现了现代眩晕诊疗“中国模式”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年4月25日,医院眩晕门诊正式成立
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李锐教授告诉记者,医院眩晕门诊自年4月成立以来,在过去的五年里锐意进取,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眩晕诊疗中心,成为长安眩晕联盟主席单位。团队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前庭性偏头痛、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梅尼埃病等常见眩晕疾病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获得了4项科研项目资助,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年4月22日,第三届长安眩晕论坛
与此同时,团队积极致力于眩晕诊疗规范化推广、眩晕疾病科普和眩晕专科人才培养工作,并取得诸多成绩:团队连续举办6届“长安眩晕论坛”;成功举办66期“长安眩晕大讲堂”;深入关中、陕南、陕北和甘肃、青海、内蒙、山西等地,开展37场“眩晕西部巡讲”活动,为眩晕诊疗整体水平规范和提高做出巨大努力。在进修学习管理方面,团队制定了相关章程,严把培训质量关,在入学和毕业两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理论和实践考试,迄今为止,已有68名进修学习人员接受了眩晕规范化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医院眩晕诊疗生力*。
医院以多学科团队模式(MDT)建立眩晕门诊,该专病门诊以神经内科为基础,联合老年医学、耳鼻喉科、心理科、眼科、骨科、中医、康复、影像等学科,采用国内外先进诊疗理念,打造眩晕诊疗最强团队。五年来团队全体筚路蓝缕,在实践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迄今已为2万余名眩晕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在区域内享有崇高声誉。团队通过对常见、多发眩晕疾病规范的推进和难诊难治的复杂眩晕疾病的攻关,使数以万计的眩晕患者的病情好转、痊愈,诊疗服务辐射国内22个省市,获得了同行和患者的无数赞誉。
据悉,眩晕/头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人群患病率高达5%,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生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同时,眩晕病因众多且异常复杂,涉及神经科、老年科、耳鼻喉科、眼科、心理科、骨科、心血管科等多个学科。受传统诊疗理念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眩晕疾病诊断和治疗存在诸多误区,长期以来诊疗实践无法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医院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眩晕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医院眩晕门诊从年2月开始,每周7天全面接诊(以往周末不接诊)。患者可通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