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大一院象山分院双理事长创新医共体管 [复制链接]

1#

初春的象山,樱花烂漫。

午后的阳光静静洒医院。门诊大楼内,时不时闪过医护工作者快步行走的身影,医院内一切显得繁忙而有序。东海之滨,这家有着84医院,如今宛如初春的绿叶,生机勃勃,正在探索“健共体”的新路上前行。

半年前的年9月7日,医院翻开了新的一页:浙江大医院医院医健集团建立全方位紧密型合作关系,医院医健集团正式挂牌“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浙大一院象山分院”,医院托管“双理事长”管理模式,为八十春秋的象山一院注入新鲜血液。

时过半年多,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浙大一院象山分院发展如何?医院如何协同发力?如何实现医疗同质化管理?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浙大一院象山分院,探寻其“健共体”新路的实践密码。

强化顶层设计擘画合作蓝图

宁波市东部沿海半岛象山县的医院历史久远,始建于年,为象山县规模最大,集医、教、研为一体医院。年成立象山一院医健集团,下设9家分院,承担辖区内约70多万常住人口的日常诊疗工作。年至年,总院凭借以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三化”为特色的三大项目,医院管理奖的四项大奖。

这样医院,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让老院绽放出新芽?特别是如何让这样一医院,通过改革创新,成为甬南地区有较医院?这是象山县委、县*府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风从东海来,大海是宽阔的,象山人是大海的儿女,视野也是开阔的。医院绽放新芽?象山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必须先行先试,走好新型紧密型医共体之路,为探索健康共同体之路打下扎实基础,只医院的资源,独辟蹊径,结合重组,才会有一个全新的起点。”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浙大一院象山分院*委书记左伟这样说道。

风从东海来。

左伟所说的全新起点就是指年9月7日,浙大一院与象山一院医健集团建立全方位紧密型合作关系。

全新在哪里?“双理事长”制。

“双理事长”管理模式是国医院托管模式,在全国是独特的创新,首创了*府引领、顶医院主导的合作发展新模式,重磅注入象山健康事业发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通、管理统一。

那么,“双理事长”管理模式,到底是如何操作?目标又是什么?根据浙江大医院象山分院(健共体)理事会规则,理事长由浙江大医院*委书记梁廷波和象山县人民*府县长共同担任。理事长行使职权有: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确认理事会会议议题;督促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理事会由7名理事组成。其中象山县人民*府代表3人,浙大一院代表2人,象山县卫生健康局代表1人,象山一院医健集团管理层代表1人。理事会每届任期五年。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医院共同发力,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共同审议、医院年度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等重大事项等等。合作以创建“三甲”、“宁波南部医疗健康中心”为目标,进行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管理指导、学科优化、信息共享等多元化、深层次协作。

“健共体”成立初期,浙大一院*委书记梁廷波反复琢磨思考:如何把有强大医疗资源人才技术力量的浙大一院的优势与有悠久历史基础,医院中有较大影响力的象山分院的特长结合起来,真正实现“1+1大于2”功效?

“首先是要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工作小分队长期深入象山一院,扎根在象山一院。”梁廷波书记和浙大一院*委班子挑选了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章渭方为常务副院长,同时配备了一支包括内外多学科的医护人员力量进入象山一院,医院的日常管理及临床科研工作中,在管理、科研、技术、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扶持。特别是在肿瘤内科、康复医学科、普外科(肝胆胰外科)、院感科、眼科等重点科室,大力量投入。梁廷波书记和浙大一院其他院领导明确规定相关医生每周必须常驻3天以上,开展三级查房、病例讨论、教学授课、手术等日常工作,同时明确规定,入驻医生要认真指导象山一院医护人员的医学论文,多作绿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浙大一院明确“医联体”建设的重点协作学科为肾内科、感染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耳鼻喉科,专家每周1天来院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全力扶持“甬南肿瘤中心”和“半岛急危重症联盟”这两个全新工作重点。

针对浙大一院的全力支持,象山一院的领导班子也全力投入。*委书记左伟、院长谢龙腾及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主任,多次召开会议讨论、调研、协商,结合浙大一院特色优势以及象山群众健康的实际需求,积极参与到“健共体”建设中来。

双理事长模式管理对接下的多重优势集聚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定要借力,与各类优质资源相结合。对于双理事长模式管理对接下,产生何种优势与成效?“浙大一院有浙大一院的特色、传统与优势,这些特色、传统与优势必须落实到象山一院,这也是梁廷波书记和浙大一院其他领导的愿望。我到象山一院作了全方位的调研,多次和左伟书记、谢龙腾院长商量,象山一院要与浙大一院实现医疗同质化管理,将科研、人才、*策、资金等多重优势集聚起来,这些优势对于推进双方“医联体+健共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入驻象山一院的章渭方常务副院长解释道。

变化在悄悄地进行。

01

独特的管理组织架构

全面建立制度“一把尺”,实行同质化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修订章程、五年规划、理事会规则、班子会议议事规定等,优化、细化双向转诊、远程即时门诊及远程会诊制度,制定年度具体目标,强化监督和约束,制定下派专家绩效考核办法,提升同质化管理水平。实施“一家人一条心”工作机制,帮助分院逐步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并定期对分院开展质控考核,真正使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并于3月中旬,医院的要求完成了中层干部选拔竞聘工作,选聘职位包括集团行*职能科室、总院临床医技护理科室正副职共计个岗位,为了跟浙大一院进行学科同质化管理所设置,开启了发展新征程的中坚力量。

02

*策全方位支持

创新的*府+医院协同管理架构也给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浙大一院象山分院带来了全方位的*策支持。象山县通过创新扶持发展机制、创新科创平台建设、创新人才机制等*策措施,增强该县健康事业发展的能量和磁场。象山县*府每年给予万合作经费支持,并且由县长任理事长,从更高的高度支持和引领高水平医联体建设。健全支持人才成长、使用、引进、留任的*策和措施,提供人尽其才的事业平台,做到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象山县*府全额拨款建造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增医用直线加速器等设备,用于肿瘤中心的建设。

03

业务医疗的匹配

在合作期间,肝胆胰外科、眼科、康复医学科、肿瘤内科等作为重点合作科室,由浙大一院对应科室的业务骨干,担任象山分院的相应科室业务主任,每周至少派驻3天。浙大一院向象山分院派驻的人员数量每周保证8-10人。双方将实现信息一体化,共同创建省-县-乡多级医疗服务网络平台,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临床信息系统(影像、检验、病理、超声、心电)等信息共享,建立检查互认制度,畅通上下级医疗信息交互通道,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

04

构建双向转诊体系

实行资源共享。集团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制定集团双向转诊工作方案,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规范双向转诊工作流程,明细下转、不能外转上转疾病目录,建立医共体内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本着急慢分治、治疗连续、科学有序、安全便捷的原则,引导建立患者配合、运行顺畅的双向转诊渠道。

实行资源共享,总院40%号源优先下沉社区,在社区可预约总院的专家号,在各分院放置总院专家介绍、开展技术等;总院医生定期至分院门诊、参与查房、教学等。患者在集团分院就诊,医生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预约总院进行临床诊断、影像诊断、病理诊断、床位、大型设备检查等服务,医院的数字化管理。象山一院医健集团大徐分院院长史启伟介绍,仅“大型设备检查预约”去年就有多例病人顺利到总院检查。同时,也可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