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门急诊办公室复旦大医院
首家五官科互联网医联体
打通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最后一公里”
年3月3日,长三角(上海)医院与复旦大医院通过互联网远程分级诊疗会诊平台成功完成首家五官科互联网医联体“云会诊”。这意味着我院已成功构建的医疗健康云平台,打通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最后一公里”。
3月3日中午,复旦大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接待了两位分别来自耳鼻喉科以及眼科的患者。
接待的第一患者是家住青浦区朱家角镇陈先生,自从4年前得了鼻炎后,每次到了换季的时候就会止不住的流鼻涕,但是2年前的某一天开始出现闻不到的情况,陈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本次线上接诊的是鼻科李厚勇主任医师,线上视频“面对面”病情交流后,李厚勇主任在屏幕前认真听取了患者的病情,病人的首诊医生也对病情进行适时的补充,在医院线上传输的检查报告后,李厚勇主任对陈先生病情作了诊断,并出具线上的电子会诊意见,为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约定了三周后复查。
“想不到在朱家角能看全国有名的专家,不用让我们走那么远了。”患者及家属感叹道。
耳鼻喉科李厚勇医生接诊现场
当天下午接待的第二名患者是现年45岁的李女士,她年的时候因为甲亢接受了用碘的治疗,但没想到忽然间晚上眼睛闭不上了,医院确诊为干眼症,角膜上皮也出现了脱落,医院也随即开了对症的药物,但李女士的干眼症一直没有恢复,眼睛睁着觉也睡不好,内心十分焦急。通过视频,李女士倾诉了患病这些日子的痛苦,医院医生的介绍下,洪佳旭教授认真听取病情介绍,根据线上传来的检查报告,出具线上的会诊意见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并约定好下次线下复诊的时间。
李女士和陪同在旁边的丈夫感到非常满意,会诊结束时李女士表示多亏长三角(上海)医院,有互联网远程会诊平台,让她可以不用跑那么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医院里面做检查。
眼科洪佳旭医生接诊现场
我院耳鼻喉科连续11年稳居复旦排行榜专科榜全国第一,眼科跻身全国第二。为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辐射作用,医院于年6月正式上线,开展在线接诊眼耳鼻喉科常见病、慢病复诊、医疗咨询和药品配送等业务。年2月医院完成沪医院成人和儿童医保结算功能。截止2月底,医院共接诊患者人次,互联网咨询余人次。在线问诊人次占复诊人次比例全市排名第二、每科室在线就诊数全市排名第二、在线咨询服务总量全市排名第四。
本次上线的远程会诊功能正是为了响应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年愿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的“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广远程医疗”。与长三角(上海)医院通过互联网远程会诊平台成功会诊,意味着我院已构建出有效实现“首诊在社区、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闭环,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患者医院就诊完成检查后报告同步到我院,约定诊疗时间,线上完成会诊。凡经我院专家认定有转院指标的患者,均可进行互联网转诊,优先线上预约手术,约定时间即可入院治疗。真正实现了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解决在基层,疑难病、危重病、罕见病医院的就医新格局
李厚勇
职称: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汾阳:周一全天、周三上午
浦江: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学术兼职:医学博士。上海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科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复旦大医院鼻科副主任。
专业特色:长期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熟练耳鼻咽喉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擅长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过敏性鼻炎和鼻部肿瘤的治疗及鼻内镜手术。
洪佳旭
职称: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汾阳: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浦江:周三全天
专业特色:熟悉各类常见眼表疾病诊治。擅长:干眼、泪道疾病、角膜炎、翼状胬肉、过敏性结膜炎等。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首席科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上海市科委启明星人才计划、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等。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供稿、供图
门急诊办陈琼洲
原标题:《首家五官科互联网医联体打通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