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预付卡管理意见
九龙山拟发面值20万元会员卡
昨日
(11月16日),九龙山(600555,收盘价4.75元)公告称,公司未来将立足旅游主营,并计划在五年内发行2万张面值20万元的会员卡,涉及金额高达40亿元。然而,这一“雄心壮志”却不符合央行、商务部等多部委的意见。2011年5月,多部委曾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将不记名的预付卡面值限定为不超过1000元,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主营变更
推出20万元天价卡昨日,九龙山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公司审议通过变更企业名称、经营范围的议案。根据公告,在将原经营范围及涉足的服装、印刷、房地产等业务剥离后,股份公司大部分的资产目前全部投资于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并将企业名称由“上海九龙山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九龙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变更经营范围的同时,九龙山也公告了设立平湖九龙山旅游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的议案。公告显示,该公司为九龙山独资持有,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将来源于通过发行集“吃、住、行集游、购、娱”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分时度假“一卡通会员卡”而获得的投资收益。公司计划五年内发行该卡不少于2万张。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拟发行的“一卡通会员卡”面值非常大,为20万元/张。也就是说,发行20万张所涉及金额高达40亿元。根据公司公告的内容,九龙山拟发行的“一卡通会员卡”显然属于预付款的一种。《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目前市面上流通最广的是超市、百货类的预付卡,也叫储值卡。由于早先购买时无需登记,部分违法乱纪者将此作为行贿的手段。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监察部等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的通知,指出了预付卡存在公款消费和收卡受贿等滋生腐败的问题。对此,多部委对预付卡的金额和购买做出了以下意见:一是建立商业预付卡购卡实名登记制度。对于购买记名商业预付卡和一次性购买1万元(含)以上不记名商业预付卡的单位或个人,由发卡人进行实名登记;二是实施商业预付卡非现金购卡制度。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使用转账方式购卡的,发卡人要对转出、转入账户名称、账号、金额等进行逐笔登记;三是实行商业预付卡限额发行制度。不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1000元,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仅从预付卡的面值来看,《意见》的要求就是“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那么,九龙山发行20万元面值的会员卡显然属于“顶风作案”研究员:将来或与*策相悖20万元一张的会员卡到底。卖给谁?又有谁会买呢?《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九龙山在公告中并没有对发行对象予以分析和描述。这不免让市场担心,20万元/张的会员卡到底会流向何处?对此,《每日经济新闻》昨日致电九龙山,但投资者专线无人接听。随后,九龙山的总机将电话转接至公司行*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性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他们没有收到通知,也没有开始预售,他们也不清楚这些卡会卖给谁。而对于逾40亿元的卖卡计划能否完成,该工作人员也表示,由于没有具体实施,情况不清楚。“目前还不好定性,毕竟只是《意见》。”昨日,《每日经济新闻》也采访了上海某券商商业零售研究员。该研究员表示,相关部委确实有上述文件,但只是《意见》。距离实施可能还有一段时间。相关的监管和处罚细则还未提出,因此预付卡尚未受到该意见造成的实质性约束。“不过,从九龙山的情况看,20万面值的卡要在5年内发行,在*策出炉后,后期发行可能会不符*策法规的要求。昨日,在公告发行20万元/张的会员卡的同时,九龙山也公告了三家股东因为前期减持涉嫌违规,而被证监会予以了每家10万元的罚款。对于三家股东如何违规减持的问题,九龙山在公告中只字不提。对此,九龙山上述工作人员竟表示:“这是公司内部的事情。公司三家股东减持公司股票涉嫌违规,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处分,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这岂能是“内部事情”?难道,对于三家股东如何减持违规,投资者竟然没有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