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盛夏,游泳池、各类嬉水乐园成了不少市民纳凉避暑的不二之选,除了要做好防晒和眼部防护之外,市民们也要重视自己的耳朵,谨防“游泳耳”找上门来。
“游泳耳”,即外耳道炎,多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游泳时因为水压和换气动作幅度大等原因,耳朵极易进水,细菌感染侵及外耳道和中耳部位,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如果炎症累及下巴或脸部周边组织,会造成较严重的感染症状,所以医生建议一旦发现耳道不适,要及时就医。
“耳朵进水以后,很多人会忍不住用手去掏,或者试图用棉签去吸干耳道里的水,其实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反而容易造成耳道损伤。”医院青浦分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孙青说。
正确的做法是,将头偏向一侧,用单腿跳的方式,排出耳内积水,或者可以使用吹风机在适当距离,用冷风档轻柔地吹干耳内水分。另外,出现耳朵里耵聍吸水膨胀、堵住耳道,造成暂时性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和疼痛时,也要及时就医,不可自己在家处理。
医生建议,游泳时使用耳塞是防耳朵进水的最好方法,建议市民戴上耳塞或泳帽来保护双耳。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自行清洁耳道的频率,避免使用棉签、发夹等物品,合理控制耳塞式耳机的使用时间,连续使用尽量不超过一个小时。
记者:沈千慧
摄影:沈千慧
实习编辑:曹梦月
编辑:朱人杰
责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