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李晓青刘薇)为大病患者送上健康慰问金、下乡带教培训义诊……市卫健系统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围绕护佑群众生命安全、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专家资源下沉缓解基层看病难
4月27日,在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市卫健系统联合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北京市援乌鲁木齐干部团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救助及医疗服务基层行”义诊活动,当天,北京市援乌鲁木齐干部团队还自发筹集了25.5万元健康慰问金,向部分患有重大疾病的农牧民给予了爱心帮扶。
44岁的阿依古丽·木胡提一年前患上了乳腺癌,经过及时手术后病情有所控制,当天,专家们针对她的病情给予下一步治疗建议外,她还收到了1.5万元的健康慰问金,缓解看病就医带来的经济压力。
“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市里甚至北京的专家,我们看病越来越方便了。”阿依古丽·木胡提说,有这么多人关心和牵挂她,也增强了她抗击病魔的信心。
日前,医院医院签订医疗联合体协议。与此同时,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陈战斌带领专家团队,医院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专家团队还在义诊活动,为患者中医诊脉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医院,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我们技术优势和传帮带的作用。”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帕力旦·吾布尔说,我们还医院成立了王多让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分站,充分利用名医工作室资源优势,让工作室成为医疗、教育等相结合的示范基地,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家门口的服务拉进医患距离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刘文生说,今后医院为技术龙头、基层医疗机构为服务网底,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努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
4月28日,医院(医院)眼科专家热孜万·买买提明医院,方便当地居民就医看病。
在达坂城区,由于地域和气候因素,白内障、鼻科疾病属于高发疾病,医院(医院)通过“医联体”合作协议,对口医院建立眼科、耳鼻喉科,满足当地群众医疗需求。
“今年我们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更多达坂城区患者在家门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医院(医院)党总支书记李树林说,今后还将通过眼耳鼻喉专科专家团队持续下沉基层,开展临床教学和医疗技术、院感防控以及专科护理能力培训等,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达坂城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4月28日下午,经市卫健委协调,医院心内科、中医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走进领馆巷社区,为辖区居民进行义诊和健康宣教。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卫健委驻领馆巷社区工作队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健康义诊、六点半课堂、消防宣讲等活动,为辖区居民送健康、解忧愁。
“了解到很多社区居民存在因为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存在接娃难的困扰,我们又开设了六点半小课堂。”市卫健委驻领馆巷社区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黄晓介绍,目前已有十余名孩子放学后来到六点半课堂,工作队成员辅导他们写作业之余,还会带着他们一起读绘本、做手工等。今后,工作队还将继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发挥主观能动服务居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