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都市现场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近日
江西省医疗保障局印发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支付管理目录(年)》
首次将人工耳蜗
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9月30日起正式生效
都市现场记者
医院了解到
这项政策执行后的首批患者
正在接受治疗
医院耳鼻咽喉科病房,11岁的小宇正在准备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小宇母亲李女士:出生后出院就有个听力筛查,当时听力筛查就没有通过,三个月确诊了以后,六个月的时候再来检查,双耳极重度的耳聋。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彭新:可以确诊是一个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建议进行人工耳蜗的植入术,相当于两个新的耳朵,这个耳朵的话,跟我们正常人的耳朵功能几乎是一致的。彭新介绍,人工耳蜗的植入术一般来讲费用不低,价格在20万元以上。此前,江西省内的听力残疾儿童家庭只能通过专项救助等政策,减轻植入人工耳蜗的经济负担。年,江西省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听力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产品单耳每人补助标准为6万元,重度以上听力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每人补助标准为1.2万元。现在,随着人工耳蜗成为《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支付管理目录(年)》里的新增条目,人工耳蜗纳入医保乙类支付。
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彭新:现在已经是可以报销比例将近达到70%左右,这大大减缓了家长对这类疾病的经济负担。政策落地后,彭新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小宇的母亲李女士。
小宇母亲李女士:我们一家人一直在问,哪里纳入了医保,准备去外地;现在纳入了医保,赶上了好时候。他如果现在做个单侧的话29万,纳入了医保的话,可以直接报销20万,我们只要付9万块钱就可以了。之前我们要去借钱,要到处借钱,现在经济负担完全减下来了。先天性耳聋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与遗传、母体妊娠与分娩过程异常等因素有关,大约每个新生儿中就有1到3例出现。
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彭新:做这个手术在1岁到3岁之间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超了6岁没有做手术,没有及时得到干预的话,其实术后效果是会大打折扣。能够避免的话,就是一个产前诊断,包括优生优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