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面对疫情考验,还是致力于救死扶伤的医疗服务,医院始终坚持“医院为人民”,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用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铸就医魂,用责任和担当,筑起守卫健康的“钢铁长城”。
战疫情:众志成城筑防线
年春节,一场不期而遇的“新冠疫情”袭卷全国。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全市唯一医院,医院党总支自觉扛起防控使命,一系列防控举措密集出台——
大年初三,全院职工放弃春节假期,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班子成员靠前指挥,9个专项工作组密切配合,第一时间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第一时间开展全员业务培训,第一时间开辟发热患者就诊绿色通道。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全面打响。
后勤服务人员吃在病区,干在病区,连续奋战4天3夜,提前完成了隔离病区改建工程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接诊从武汉返蓬的发热患者;急诊科医务人员逆行而上,兼顾急救与防疫两场“硬仗”;产科助产士们化身快递员,代替孕产妇亲属传送生活用品……以命相搏、舍身忘我,每个科室都进入战时状态。
青山一道,风雨共担。疫情当前,全院余名医护人员签下“请战书”,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1月28日,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星随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征战黄冈;2月9日,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赵磊、神经外科重症专科护士张彦,医院。在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筹措医用物资1万件,快递驰援武汉。
南王隔离病区需要改建。春节期间,医院一班人吃在病区,干在病区,连续奋战4天3夜,1月25晚病区基础工程完工,软硬件设施齐备到位。从正月初四起,医院共派出23批名医护技人员进驻隔离病区,对发热病人给予妥善处置。
全院名干部职工再一次为爱逆行,无偿献血4.1万毫升支援湖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战“疫”冲在前、担当扛在肩的天使形象为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医院增设发热预检分诊台,创新建立“体温检测站”,实行“1+4”防控机制,抽调81名行政后勤人员,第一时间摸排、发现、严控传染源。同时,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制度和24小时门禁管理,拉好“一米线”,推行“健康码”,引导患者安全就医。5月18日,医院建成PCR实验室,累计完成核酸及抗体样本检测余份,并对来自重点地区人员实行特别管理。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全院名党员干部“全党行动”,累计捐款2.8万余元助力湖北防疫;名干部职工再一次为爱逆行,无偿献血4.1万毫升支援湖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战“疫”冲在前、担当扛在肩的天使形象。
无论风霜雪雨,无论白天黑夜,医院81名行管人员始终坚守体温检测站,忠诚地把好群众就医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坚决做好防输入防扩散“云医疗”:防疫治病两不误
3月份以来,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群众医疗保健需求逐步放大。医院坚持“两手抓两手硬”,适时调整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暂停的口腔、眼科、耳鼻喉科、体检中心、内镜检查等多个普通门诊相继恢复。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全力救治危重患者。
“烟台名中医”苏开志主任结合当地气候及病人特点,制定了新冠肺炎中医防治建议,指导大家辨证论治;儿一科副主任姜立军创编了36字防疫科普,为新冠时期患儿安全就医支招。疫情期间,医院先后8次向市民致公开信8,引导市民加强防护安全就医,起到了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
心内科苦战四天四夜,70岁DIC老人起死回生随着返岗、返学高峰期的到来,医院率先开通“预约查体”服务,统筹安排错峰体检,增设窗口为复工人员开展“健康证”查体。
医院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开通了“检验结果线上查询”“病案复印网上预约”“发热咨询门诊”等服务新模式。云预约、云诊疗以及云胶片、云报告等一系列“云变革”,实现防疫治病两不误。
谋发展:开创医疗新生态
在织密防控网络的同时,医院医疗服务全流程协同转动,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汤人溱工作室”挂牌,“名医”引领带动,培养后备人才;肛肠专科门诊开诊,提升县域肛肠疾病的服务能力;增设糖尿病统筹门诊,打造“蓝色县域”快捷服务,解决糖友挂号难、开药难、血糖达标难;心内科苦战四天四夜,70岁DIC老人起死回生;泌尿外科引进前沿诊疗理念,成为全国首批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成员;护理部创新打造情景模拟考核模式,护士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实战能力全面提升……
重症医学科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