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现代医学的理念也是希望疾病能够在早期就予以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治未病、治小病,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负担都会减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期体检就是了解情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医院所能提供检查项目的极小一部分,所以如何选择体检项目是有技巧的。
一般来说制定一个个体化的体检方案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情况:
有哪方面不适;
有哪方面担忧;
有什么疾病史、家族史及环境暴露史;
生活方式如何。
所谓“常规体检”,是医疗机构为了方便人们选择体检项目,根据有关方面的大数据统计结果而设计的体检套餐项目,基本可以覆盖大多数的常见病。
当然,套餐项目也可以因为年龄、性别、地域、职业暴露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与增减。譬如60岁以上人群,整体的代谢功能较差,体检项目可以这样设置:
常规检查;
心血管及代谢方面的检查;
骨骼、肌肉系统检查;好发肿瘤相关检查(譬如胃肠镜等);
脑血管、脑功能检查;
衰老状况评估。
不同年龄段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检查项目:
40岁以上:心血管方面检查;
50岁以上:胃肠镜检查(女性的更年期管理);
60岁以上:高发肿瘤的筛查,为步入老年做准备的功能评估;
70岁以上:听力、肌肉情况、脑功能的检查。
恶性肿瘤目前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某些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也有些肿瘤已经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做到早发现了。
验血
影像学检查
其它特殊检查(内镜)及专科的检查(耳鼻喉科肿瘤)
目前被纳入筛查的肿瘤检查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常见且预后严重;
可检出的临床前期的病人比例较高;
对那些没有症状的早期病人,得到治疗后可以有效降低其病残率或死亡率;
具有安全、经济、方便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且容易被接受的筛查方法;
对筛查阳性者有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另外,如果有相关家族病史或者特殊环境暴露史(包括乙肝、HPV感染)的,也建议积极进行相关肿瘤检查或咨询专科医生。
所谓“肿瘤全套”也是根据相关大数据而设定的“套餐”概念,具体项目各家医疗机构会有所不同。
事实证明,健康管理做得越好,大病就生得越少。
健康管理包括三大部分:
了解情况(定期体检可以在早期发现一些疾病);
健康评估(根据体检报告评估并制定需要干预和治疗的方案);
实施管理(这部分最重要,包括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医学管理,社会管理):
记住四句话:
端正态度
养成习惯
定期随访
及时干预
*一沁副主任医师
医院健康管理及体检部主检医师
擅长: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脂肪肝、肝炎、脂肪肝的防治,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老年人的综合评估和健康管理。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