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多学科病例讨论教学法在头晕眩晕疾病诊疗中
TUhjnbcbe - 2021/1/7 8:23:00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         http://pf.39.net/bdfyy/qsnbdf/

头晕和眩晕类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包含多种症状,是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头颈外科、神经精神科、眼科、内科等多个学科的一组综合征。患者急性发作期的严重症状,慢性迁延不愈期的交叉主诉,复杂的多学科病因可能,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都为临床学生的学习带来挑战。本研究将多学科病例讨论式教学法(interdisciplinarycasediscussionteaching,ICDT)引入头晕眩晕的临床教学,探讨其教学价值。

材料与方法

研究时间为年5月1日-年4月30日。参与者为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及7年制医学生。研究病例为首都医科医院特需门诊眩晕多学科会诊的头晕眩晕病例,参与会诊的科室包括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及骨科。

将参与者随机分为ICDT组和传统教学组。学习内容包括指定教科书,头晕眩晕近5年相关文献,阅读内容由头晕眩晕多学科联合会诊的专家协商拟定。9个月的分组学习之后,所有学生接受测试评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填写满意度调查。考题由临床带教老师拟定,考题涵盖内容:①头晕眩晕疾病所涉及的神经科、内科、耳鼻喉科、骨科相关基础知识;②头晕眩晕问诊技巧及规范化查体相关知识;③头晕眩晕典型及复杂病例的临床诊疗;④头晕眩晕的研究新进展。两组学生的考试和满意度调查同时间同地点进行。

学习方式:ICDT教学模式组共分为3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时间为3个月。第一阶段:学生阅读资料,阅读资料与传统学习组相同;第二阶段:学生被分为两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由授课教师提供头晕眩晕典型或复杂病例,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对病例提出诊疗计划意见,并进行延伸阅读和讨论;第三阶段:授课老师给予疾病权威诊断解读,对第二阶段学生的诊疗计划及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从典型病例发散到疾病的诊疗思路、指南、研究进展等进行针对性教学。

传统教学组的学生由2名带教老师带领。在实习期间任何时间可就任何学习问题向带教老师咨询。按学校实习大纲要求参与临床实践。

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是眩晕头晕诊断正确率及知识掌握度,评估方式是学习前后测试成绩,内容包括10道病例分析题。次要评价指标是学生满意度调查,每个学生在学习研究后进行问卷调查,共3个问题,每个问题采用10分制评价。调查内容包括:①你认为你所接受的学习方式是否有价值;②你认为你所接受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助于你的学习;③你认为你所接受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帮助你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

统计方法: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ˉ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共有16例学生参与研究。ICDT组8例,男性3例(37.5%),年龄平均(23.2±1.26)岁;传统教学组8例,男性3例(37.5%),年龄平均(23.1±1.15)岁,两组之间无显著异。ICDT组与传统教学组学习前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3.7±1.4)vs(3.5±1.1)],学习后成绩均较本组学习前显著提高(P0.,P0.),ICDT教学模式组研究后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8.3±0.6)vs(7.1±1.2),P0.]。

与传统学习组相比,ICDT组中学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ICDT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表1)。

讨论

头晕和眩晕类疾病是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综合征,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仅局限于所在学科的单一疾病,虽然老师在讲授疾病过程中会涉及头晕眩晕症状,但对综合的跨学科疾病症候群很少涉及。头晕眩晕病因多样,不仅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还涉及多学科的医学分支,包括耳鼻喉科相关的前庭外周性疾病、内科疾患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心理情绪相关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颈椎疾病相关头晕等。另外,复杂性头晕眩晕患者往往病史迁延多年、反复发作、持续不愈,多种病因掺杂其中,因此诊疗更加复杂。以上因素造成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头晕眩晕这类交叉学科性疾病的认识割裂且不够全面,更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临床思路受到很大的限制。

病例讨论是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法,其学习形式灵活,可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ICDT是以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典型或复杂病例为学习目标,在交叉学科授课老师指导下,融入团队学习法,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对疾病进行多维度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能动性,并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独立疾病诊断能力。ICDT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按照疾病系统教学的传统方法,根据头晕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多角度分析,把患者症状作为中心点展开讨论,培养医学生从点到面再到点的发散及汇聚性思维模式,使得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模糊、分散的多学科知识变得清晰、深入、完整。ICDT教学法以学习小组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能动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医学生对头晕眩晕疾病的认识从片面扩展到全面,从混乱变得清晰,可有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诊疗水平,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年第11卷第9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学科病例讨论教学法在头晕眩晕疾病诊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