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安徽丨大三学生转诊途中死亡,急诊医生到底
TUhjnbcbe - 2021/1/27 1:54:00

医患关系仿佛是一道无解的死题,

困扰着社会一年两年三年,

明明医生患者应当最亲密和谐,

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信任啊。

安徽芜湖大三学生杜某宇突发疾病,医院挂号急诊,当班医生没有问诊建议其转院治疗,后杜某在转诊途中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芜湖市卫健委向家属出具的初步调查意见显示,涉事医生未落实会诊制度,对患者的病情和潜在风险预判不够,已涉嫌违法。

12月12日,记者从芜湖市卫健委处了解到,待收集到完整的证据链后,卫健委会出示最终调查结果。

杜某某今年20岁,是安徽师范大学大三学生。12月6日晚,杜女士接医院的电话,医院内死亡。杜女士向记者记者出示了一份的来自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落款时间为12月11日,其中写明了当晚的事发经过。

调查情况显示,12月6日晚,杜某某因咽喉不适,在同学朱某某的陪同下,医院挂号急诊。22时48分,两人进入急诊内科时,一名吴姓医生正在给另一人看病,并在处理抢救室的一名危重病人的医疗文书。

杜某某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

患者杜某某和朱某某向该名吴姓医生反映称,杜某某咽喉不适,并有异物感。但是吴姓医师没有为患者问诊、查体、书写病历,称医院夜间无耳鼻喉科急诊,建议他们医院就诊。

当晚22时51分,两人退号后,医院打出租车到市二院急诊科。23时12分,患者到市二院时,已意识丧失,口唇面色青紫,心跳呼吸均未闻及,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到边,已无生命体征。

市二院的医护人员立即给杜某某气管插管、心脏胸外按压、药物复苏,插管过程中发现有重度喉头水肿,并吸出大量血性痰液,抢救过程中一直无生命体征,抢救约50分钟后,心电图呈一条直线,宣布临床死亡。

市二院临床诊断显示:杜某某喉头水肿、呼吸心跳骤停。

芜湖市卫健委认为,医院急诊内科首诊吴姓医生未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对于挂号就诊的急诊患者,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做好必要病历记录等。

此外,吴姓医生未落实会诊制度,对已接诊的非本科疾病患者,没有联系相关科室会诊;对患者的病情和潜在风险预判不够,对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仅根据患者简单叙述,就医院就诊。最终,患者在转诊途中病情迅速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芜湖市卫健委认为,芜湖医院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四十三条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吴姓医生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案件经媒体曝光,

立即在网民当中引起巨大争议。

不经意的邂逅KL

作为一名经常值急诊班的医生,我觉得值班医生做错了!接诊以后问病史,查体,这是最基本的!确定不是自己范围内的就该请会诊!会诊完了,如果看不了,由会诊医生建议转院!嗓子不舒服,用棉签压一下看看总是得做的!

基层微课堂

这个吴医生终究脱不了干系。1、医院耳皮喉科真的没有夜间急诊医生,怎么会诊?2、即使打电话把耳皮喉科医生从家里叫来,按照患者10:48到11:12二十多分钟时间,其他医生能不能赶来?那个时候又会被说,看不了耳皮喉科的病,为什么不及早让患者转院。总之,人死了这个医生终究脱不了干系。

琋为贵

之前看过一个主动脉夹层患者,是严格执行转诊会诊程序的,医院一直无法确诊,所以无法履行转诊手续,一直到增强ct确诊了才得以转诊,当然我们都知道主动脉夹层意味着什么,可是患者死了之后,家属不仅诉诸于法律,而且拿到媒体上哭天抢地,医院给贻误病情害死的,还说明知道自己治不了,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患者转院?这两个案例放在一起讲,值得回味。

深吸慢呼

夜间无耳鼻喉科急诊。但是内科医生看了五官科医生的病人,结果患者死亡,家属称“既然没有耳鼻喉科急诊,为什么不让患者转院!内科医生看耳鼻喉科的病是否合理?医生难道不是延误病情?”何解?反正我这件事哪个大夫遇上哪个倒霉。

无忌

成年人喉头水肿窒息死亡最常见的应该是过敏导致的,最初常表现喉咙痒声音嘶哑,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水肿窒息,这个时间因人而异,见过有几分钟就窒息的。这个病人的病史不清,会不会之前就有感冒自己服用抗生素或是被虫子蜇过?当时就诊的时候症状还不明显,急诊医生又忙,可能也没这方面的经验,如果他知道这个病人是喉头水肿肯定也不会叫病人转院了。

屏幕前的您,有什么看法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丨大三学生转诊途中死亡,急诊医生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