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惊险河北1市一天收治7例异物患者医生
TUhjnbcbe - 2021/2/20 8:19:00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9077.html
疫情当前,很多家长会选择跟孩子宅在家里“自我隔离防护”,嗑嗑瓜子、吃吃花生、唠唠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但你知道吗?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婴幼儿气管异物,严重者可造成缺氧性脑损伤或突然死亡!耳鼻喉科一天收治7例异物患者3月8日,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夜班大夫刚刚接班就先后接诊了两个因咳喘症状转诊至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的患儿。患儿分别因家长喂食坚果(核桃、花生)时出现剧烈呛咳,哭闹一阵儿后症状好转,未引起家长重视,但之后出现了咳喘症状,胸部CT检查提示左侧支气管可疑异物。耳鼻喉科李凤伟副主任医师从家中紧急来院,给患儿复查胸部CT检查后联系麻醉科,为患儿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及异物取出术,术中分别取出碎核桃仁及碎花生壳,术后两个患儿咳喘症状消失。忙碌的夜班继续着,一位25岁的年轻姑娘脚步匆匆来到耳鼻喉科,急切地说:“大夫,我把矫正牙齿的钢丝给咽下去了!”胸部平片及CT检查显示患者咽部可见金属丝样异物影。二诊李凤伟副主任医师再次从家中赶来,全麻下为患者安全取出喉咽部长约3厘米的金属丝。三厘米金属丝这一天里,还有两个鼻腔异物的患儿,年龄均在2岁以内,分别在其鼻腔取出了塑料纽扣、塑料球。另外,还有一名误吞玻璃吊坠碎片的2岁小女孩和一名误吞半截汽车钥匙的3岁小女孩来该院,均移至儿外科进一步治疗。据统计,1月24日至3月12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医生还从孩子们的气管、食道、鼻腔、喉咽及耳道内取出过铜钱、硬币、蝎子、蜘蛛、玩具零件、订书针……

以下多图会引起不适!慎看!

左右滑动查看

其中气管异物患者32例,食道异物患者3例,耳道异物患者1例,鼻腔异物患者3例,咽喉异物患者1例。

气管、食道、鼻腔、

喉咽及耳道内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

尤其是气管异物是常见急诊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专家

为大家讲解实用科普:

气道异物是儿童意外伤害最常见原因之一气道异物多发于1~5岁儿童,男娃娃多于女娃娃,1岁以内意外死亡的病例中接近50%由呼吸道异物所致,3岁以下多见。这与儿童乳牙未完全萌出,咀嚼能力差,喉保护性反射功能弱等有关,一旦孩子哭闹或大笑就很容易将异物吸入气道。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行动能力,但缺少判断能力,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不能吃,抓到手里的东西就会往嘴里送。气管异物究竟是什么?通俗的说,气管异物就是指本不应该在气管里出现的东西跑到气管里去了,除了空气之外的一切跑进气管的东西,都可以叫气管异物。气管异物由于病情危急,致死率高,是公认的非常危险的急症之一。以花生、瓜子、豌豆、青豆等植物类异物最常见,当然也有笔盖、玩具汽车的轮胎、图钉、电池……为啥东西会跑到气管里头去呢?在咽喉部有一个结构——会厌,它就像一个自动“井盖”,呼吸时,会厌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出入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声门,以免食物误入气管。除了某些疾病因素以外,如果我们吃东西时说话、大笑、哭泣、跑跳等,本来应该关闭的会厌来不及关闭遮住喉部,东西就容易呛进气管里!气管异物的主要症状表现简而言之就是:呛咳→憋喘(喉喘鸣)→呼吸困难→窒息→危及生命!提醒家长幼儿的咀嚼功能及喉反射功能未发育完全,较硬食物未经嚼碎而下咽,容易误吸。尤其幼儿喜欢将小玩具和食物含在口中,在突然惊吓、哭闹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危及生命。多起急诊也在警示家长朋友们,看护孩子需谨慎,做好以下几点,以防危险发生:1.避免给3-5岁以下的孩子吃花生米、瓜子、豆类等食物,小儿食物应尽可能捣烂、碾碎。2.家长在孩子吃饭时不能训斥、打骂孩子,哭闹时不可往口中塞食物。3.不要给孩子易拆成小块的玩具。4.教育和提醒孩子:养成吃饭的好习惯。进食时不嬉戏、哭闹、打骂,以免深吸气时吸入异物;不能躺在床上吃东西;不要将硬币、纽扣及小玩具等物含在口中玩耍;发现口内异物时,应婉言劝说使其吐出,不要用手指强行挖取,以免引起哭闹而吸入气道。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马上就医!更多热文明天起,这项*策开始实施!很多人可以省一大笔钱!一条朋友圈,被罚40万!疫情期间这么发,违法!

久别重逢烟火味!石家庄人想念的美食店陆续恢复营业……我们的国际庄又快回来了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服务号

编辑李萌

责编姜天群

监制蔡丽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鼓励小编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险河北1市一天收治7例异物患者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