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又暖和了,那些冬天冷没有坚持艾灸的,现在也把艾灸捡起来了,所以呢,这几天经常有人问说:艾灸上火了,该怎么办呢?艾灸之后,我的皮肤发痒,又该怎么办呢?为什么我艾灸之后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呢……
其实在我们用艾灸调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比如说失眠,头痛,腹泻,皮肤发痒,起水泡。甚至会出现艾灸之后症状反而加重,这些,都是“排病反应”。
那为什么艾灸会有“排病反应呢”?
这是因为持续的艾灸给我们的人体输入了大量的能量,使气血运行加快,身体有明显的瘀堵和病变。气血流动就会受到阻力,这样呢就成了两个相反的力量,人体内就会不断地受到拉锯式的冲击力。
这个不断的冲击过程就产生了“排病反应”。
出现了这种排病反应,其实是好现象,说明我们身体的气血。还算是旺盛。正气能够被调动起来,积极的来对抗病邪。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艾灸,不断地补充正气,让邪气会在气血的持续冲击的下慢慢的化解。排除甚至完全的消失。
那么出现什么症状算是排病反应呢?
1.灸后皮肤发痒
皮肤出现瘙痒。第一种情况有可能是艾灸后气血增强了,气血在疏通原来的淤堵,这个时候会出现瘙痒,再一种就是身体内湿气重,。艾灸后体内的寒湿外邪会被化开,垃圾*素就会得到排出,这个时候呢,皮肤就会出现了发痒或者长红色疹子等等。
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说明艾灸对身体起作用了,这个时候一定要继续艾灸把身体内。排到体表的寒气,湿气尽快的排干净。另外呢,还可以加上脾俞、足三里。加强健脾祛湿的效果。
2.灸后起水泡
艾灸之后出现小水泡,一定要先看看是烫伤的还是灸出来的灸花。
烫伤的一般就跟。艾灸的火头儿里的皮肤太近了,温度过高或者艾灰掉在了身上而导致的,而酒花呢则是属于艾灸的一种排病反应。
艾灸的过程中,有病灶的地方会出现比其他的地方较敏感。会更容易出现灸花。
对于一般的小水泡儿,不用特别的处理。让它自己消退就可以了。如果是比较大的水泡,我们可以从他的下方。用消*针刺破放出水液。不要把皮拉下来。然后用艾灰直接涂抹在上面就可以了。
3.艾灸上火的症状
很多人在艾灸后会出现牙痛,耳朵内部疼痛,流鼻血,嘴唇起泡。口腔溃疡,喉咙干痛,或早上起来眼屎过多。这些都是由于艾灸补阳通络。邪气排出来的表现,另外,灸量过大,配穴不合理。晚上太晚的艾灸也会导致艾灸上火的现象。
如果出现了上火的现象,我们建议下次艾灸的时候一定要配上三阴交太溪穴,涌泉穴等这几个穴位引火下行的穴位,就不容易上火了。
4.灸后症状加重
这个其实很简单,也就是说。我们的病是怎么来的,他就该怎么回去。所以说,在用艾灸改善我们身体的疾病的过程中,反反复复甚至症状会加重。症状加重了。我们必须一直坚持艾灸,直到改善我们的身体,完全的调和好了为止。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肺里有痰,痰又被细菌、病*寄生。那么人身体就会做出咳嗽的反应。想要努力的将不干净的痰吐出去,给我们身体一个干净的环境。
但是呢,可能这个人肺气不足。或者是肺气不宣,排痰的通道被堵塞。很难把痰咳出去。
这个时候通过艾灸。对我们的身体注入了能量,让人体有一个抗争的能力,就会有反反复复的咳嗽的症状出现(一般是干咳无痰),这个情况就是属于排病反应。
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够半途而废!而应该是做到继续艾灸来改善肺功能,宣通肺气,将深处的痰排出来,肺干净了,咳嗽自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
5.艾灸出汗
灸后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如果感觉良好,没有疲劳感,那么这种出汗呢,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就有点大了,需要酌情减量或者休息一两天之后再继续艾灸。适当吃些补益脾肺之气的食物,如南瓜??板栗、花生、大枣等。
6.灸后腹泻
这也是常见的排病反应,尤其是阳虚之人,艾灸之后呢,更有可能出现腹泻的现象。这是因为肚子里面阴寒已久,积滞了很多,一旦阳气注入。肠道的气血开始正常的运转,这个时候就要清理垃圾了。所以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腹泻。
如果出现腹泻的情况,要注意预防脱水。脾阳不足的人可以艾灸中脘穴,脾俞穴,足三里。一般情况下几天腹泻的症状就可自然消失。
7.酒后肚子咕咕叫,或者出油
灸后肚子咕噜咕噜叫或者放屁,这是在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排除身体内的浊气,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一般不用处理,自动就会消失了。
如果。腹部或者腰部出现了出油的现象,这种情况说明身体内的血脂高,在艾灸的作用下,身体内的垃圾就会拍到我们的皮表儿,这是好现象这种情况。也需要继续艾灸。同时加上丰隆穴、胆俞穴来降脂化痰。
8.灸后失眠
之后,人体阳气就会上升。如果这个人相对有点儿阴虚。阳气在短时间内提升,相对于阴血就会过盛,所以呢,精神就会出现上亢。晚上就容易失眠。
这个不要担心。这种失眠是短暂性的。艾灸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尽快的调整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失眠的症状。也就会自然消失,如果失眠症状比较严重。就可以艾灸神门穴、涌泉穴来调整气机,改善失眠。
9.灸后头痛
艾灸之后出现头痛,比如后脑勺痛、偏头痛、头顶痛,这是阳气逐渐的充足来把邪气赶出体外,邪气与正气相争的自然反应。
如果头痛剧烈,就说明正邪相争的剧烈,越是需要。加强艾灸。甚至要加大量来灸。以扶助阳气把邪气赶出去,这个期间可以艾灸百会穴,外关穴来帮助缓解疼痛。
10.艾灸之后身体冒凉风
艾灸的时候或者艾灸之后,有些人感到膝盖冒凉风,或者脖子、肚子、脚底板上冒凉风……
这个就是艾灸在帮助我们的身体把寒气排出的信号,是寒气被艾火逼出体外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多灸,大量的去灸,灸后呢,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够让寒气再重新过来。
11.艾灸之后例假紊乱
艾灸之后,女性的阳气增强。身体内阴阳的状态就会重新调整,所以呢,例假的周期也会出现了重新调整的这种现象。
在艾灸的过程中,例假提前或者推后都说明艾灸在调整经期排子宫内的淤血,会出现短时间的乱经,继续坚持艾灸,一般两三个月后就会正常。
12.灸后月经量增大
很多女性在艾灸之后发现,经量比以前多了,甚至颜色会发黑,或者出现了血块儿,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神疲乏力,这其实是身体在通过月经排除体内的瘀积。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继续艾灸,并且酌情的加量艾灸,把体内垃圾清理干净例假就正常了。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有排病反应呢?
比如说在艾灸期间有没有受凉受寒?或者说有没有吃一些不应该吃的东西?有没有接触过过敏性的传染源。我们的精神有没有大的起伏等?
如果没有外因的诱发,只是在艾灸调理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反应。就基本上认定是“排病反应”。
其次呢,我们可以通过累不累来判断。如果你在艾灸的。这个时间,段儿精神非常的好,不感觉到疲倦,排病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大。
艾灸之后,身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应,大多都是好的信号儿,也就是艾灸已经起到了作用的表现。
排病反应,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一般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同样的症状,反应的症状的轻重,跟时间的长短,发生的次数。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身体好的。他的症状就轻一点儿。坚持艾灸两三天,排病的症状就会逐渐缓解消失。慢性病排病的时间会长一点,可能会在一周左右。
总的来说,爱就是在帮助我们的身体排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如果排病比较强烈,自己处理不了,可以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