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王美琴
主治医师
擅于用中药治疗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擅于治疗小儿过敏性疾患,咳喘、鼻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擅长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如腹痛、腹泻、呕吐、厌食、便秘、积滞等。同时可以根据小儿不同年龄、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保健推拿方案。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五全天,周日上午
近日,儿科门诊来了一位家长,他对医生说上周三送娃去上学,结果因孩子上颚有几个小红点,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原来小朋友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每年4月-6月是高发期,好发于7岁以下,尤其是1-5岁的幼儿。感染病*后的潜伏期在2-5天。轻症的患儿一般表现为咽痛,吞咽时加重。小年龄的宝宝,因为咽痛不愿意进食,不愿意吞咽,会出现流口水等症状。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主要是柯萨奇A组)只停留在嗓子眼,所以造成咽部、上颚出现大量红点,继而为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貌似口腔溃疡,很少波及到唇内侧。
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传播
主要通过粪-口或者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在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及大便就可检出病*,通常以发病1周内传染性最强。患病宝宝的口水、痰液、大便及其被污染的手、毛巾、食具、玩具均可传播疾病。
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特效的抗病*药物,是自限性疾病(1-2周自行痊愈)。发热一般持续2-4天,4-6天咽部的疱疹逐渐消退,疼痛缓解,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2周。患儿发烧,低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浴、温毛巾擦浴等,高热时口服退热药;持续高热,消耗多,口服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尽可能让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大孩子可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口腔疱疹疼痛严重时,尽可能吃温度偏低的食物来缓解疼痛;可以应用促进疱疹面愈合的口腔喷雾制剂;忌食热的、油炸、辛辣、太咸和过酸的食物。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孩子生病,最难受的就是家长,但其实只要做好一些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降低患疱疹性咽峡炎几率的。
①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不管是饭前便后,外出玩耍回来,还是玩了玩具,都要好好的将手洗干净。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养成用肥皂或是洗手液的习惯,而且尽量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预防病*。对于小宝宝,家长在接触宝宝前后、给宝宝更换尿布和处理大便后,都应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
②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及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避免拥挤。
③肠道病*不耐高温,宝宝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
医院视频号
日日有科普
天天涨知识
专家面对面
教你学养生
文字:儿科王美琴
排版:宣传科康曦
审核:宣传科袁晓霞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