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余杭二院耳鼻咽喉科
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
“仁心仁术医德双馨”
锦旗上的这八个大字
展现了患者对二院医者崇高的敬意!
“医生,真是太感谢您了!那天的我感觉就快崩溃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您这么有耐心与专业的医者,让我感觉像是重获新生一样!”11月3日,熊女士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把一面锦旗送到余杭二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安冉的手中。
耳朵疼痛难忍
原来竟是一只“小怪虫”
“疼,好疼呀!医生快帮我看看,我的耳朵出问题了!”6月26日晚上8点多,在急诊耳鼻咽喉科诊室内,熊女士右手捂着耳朵,表情十分痛苦。
原来熊女士下班时在路上走,突然耳朵里不知道钻进了什么东西,还一直不停地动,她试了很多方法,里面的东西不仅不肯出来,反而耳朵越来越痛。钻进去到底是什么呢?接诊的安冉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发现,熊女士所说的东西竟是一只“小怪虫”。
(图片来自网络)
可见“小怪虫”有着很硬、很光滑的外壳,很多条腿不停地在摆动,熊女士的耳道狭窄,“小怪虫”卡的位置较深,在外耳道第二狭窄处,贴近鼓膜的位置,这些一系列的因素无疑给安冉医生增加了不少难题。
“耳朵神经很敏感,这种疼痛常人一般很难忍受,听着病人痛苦的哭声,我也特别焦急!心中只想着尽快帮患者解除痛苦!”枪状捏夹不住,吸引器吸不动,耵聍钩钩不住,虽然安冉医生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能成功,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看着病人这么痛苦,她也十分着急,决定再想其他方式将“小怪虫”取出。
成功取出“小怪虫”
患者终于摆脱痛苦!
眼看整只取出希望渺茫,她决定分段取。然而想法容易,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由于耳朵特别敏感,每次将耵聍钩伸进耳道时,只要虫子折腾得厉害,熊女士就疼得发抖,一动又很容易碰到鼓膜,稍不留意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到听力,甚至可能有外耳道出血的风险。
经过数次反复进出耳道,安冉医生细心地将“小怪虫”一点一点分离,经过20多分钟,最终将“小怪虫”分成两截后,成功取出。所幸的是,“小怪虫”没有损伤熊女士的鼓膜,听力没有受损。
惊*未定的熊女士,过了很久才缓过神,得知已经没事了,悬着的这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时隔五个月
熊女士仍无法忘记当初的那一幕
熊女士回去后,一直没办法忘记这一幕,当时由于吓得惊慌失措没说一声感谢,为此她感到十分的遗憾。11月2日,熊女士将制作好的锦旗送到余杭二院耳鼻咽喉科诊室,当时安冉医生不在,她便发了一段感谢的留言,并于3日专程上门致谢。
(手机留言)
得到患者的认可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欣慰的事,无论是锦旗还是话语,都是患者最真实的感情流露。这不仅是对医生工作的支持,更是对医生的信任。余杭二院全体医护人员将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继续竭诚服务于患者,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